老年疾病出院指導(三)
發(fā)布時間:
2023-05-24
九、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健康教育內容
【飲食指導】
1.早中期肺癌病人在消化吸收能力允許的條件下應盡快可能補充各種營養(yǎng)素,如優(yōu)質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以幫助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肺癌病人大多身體虛弱,機體免疫力差。各種富有營養(yǎng)的食品,如牛奶、雞蛋、魚類、肉類、家禽類、海產品類、各種豆類、豆制品類、花生米、紅薯、胡蘿卜,以及蘑菇、香菇、木耳、大蒜、洋蔥、芹菜、菠菜、大白菜、卷心菜、蘋果、桔子、香蕉等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
2.避免食用不易消化之食物。堅持少吃多餐,不暴飲暴食,不挑食;
3.對于燒焦、煙熏、霉變、生冷、高鹽、高糖、油膩的食物不準吃,腌制品盡量少吃或不吃。
4.肺癌病人應忌腥油膩食物,禁忌辛辣和煙、酒等刺激性食物。
5.飲食種類避免單一化,力求做到多樣化。吃米飯,面條,水餃或餛飩。在主食方面,大米粥,小米粥,配上饅頭、肉包子或菜包子。萊肴的花式品種方面,有燒的,有炒的,也有蒸的。在烹飪方法上,盡量做到色、香、味的合理調配。燒菜用的油,大多選用植物油,這既有助于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又可補充必須的熱量。
【出院指導】
1.戒煙。
2.加強營養(yǎng),多吃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盡可能改善病人食欲。
3.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動,保持良好精神狀態(tài)。
4.避免呼吸道感染以調整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
5.督促病人堅持化療或放療,并告知病人若出現呼吸困難、疼痛等癥狀加重或不緩解應及時隨訪。
十、胸腔積液健康教育內容
【飲食指導】
1.反復胸腔抽液,機體消耗太大,大量蛋白質丟失,應加強營養(yǎng),進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的食物,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2.飲食要低鹽忌辣少油清淡易消化,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類食物為主,患者要戒煙戒酒,食物攝入量不宜過多。
3.日常飲食中應攝入充足的維生素,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牛奶、胡蘿卜、動物內臟、青蒜、空心菜等。同時還要吃一些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如豆芽、豌豆、花生等。
4.胸腔積液患者膽汁分泌受到障礙,對維生素K的吸收也有一定影響,應多吃菠菜、圓白菜、菜花等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進食含量豐富的動物蛋白和氨基酸的食物,如魷魚、瘦肉、蛋類、豆類及豆制品等。
【出院指導】
1.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勞累,避免情緒激動,隨氣溫的改變增減衣服,防止感冒發(fā)生。
2.戒煙、戒酒,保證營養(yǎng)補充。
3.注意個人衛(wèi)生,嚴禁隨地吐痰,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外出時戴口罩。
4.房間要明亮、干燥,保持通風,冬季也應每天通風2次,每次30 min。
5.抗結核藥物須全程、足量、規(guī)律,不要隨意停服或漏服藥物,醫(yī)務人員應提醒患者服藥。服用利福平可能出現小便發(fā)紅,屬正?,F象。定期復查肝腎功能。
十一、自發(fā)性氣胸健康教育內容
【飲食指導】
1.多進高蛋白飲食,不挑食,不偏食,適當進粗纖維素食物。
2.多吃水果(蘋果,梨等),蔬菜(青菜、胡蘿卜等),最好每天能吃一個雞蛋,喝點牛奶,少吃紅肉類,多吃魚肉類。
3.氣胸患者應防止便秘,所以應該多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白菜、黃豆芽等新鮮蔬菜及水果或玉米、番薯等,多飲水,防止便秘。
4.單純的氣胸是不需要吃低鹽飲食,除非是合并腎臟或心臟不好。
【出院指導】
1.多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高纖維,易消化的食物。
2.避免抬舉重物。
3. 預防感冒,避免劇烈咳嗽,屏氣,用力排便等。
4.注意勞逸結合,在氣胸痊愈后的1個月內,不要進行劇烈活動。
5.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緒激動。
6.吸煙者應該戒煙。
7.氣胸復發(fā)時的處理:一旦出現突發(fā)性胸痛,隨即感到胸悶,氣急時,可能為氣胸復發(fā),應及時就診。
十二、呼吸衰竭健康教育內容
【飲食指導】
1.重癥期給予高熱量清淡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鼓勵多飲水1000-2000ml/天;
2.好轉期食物中增加蛋白質和纖維素,以半流食為主。如稀粥、饅頭、面條、軟飯、鮮魚、新鮮水果和蔬菜,少量多餐,5-6餐/天,應用利尿劑患者應多進食橘子、香蕉、香菇、番茄等食物;
3.康復期進普食,可選雞魚肉蛋奶等蛋白豐富飲食,食物應軟爛清淡不油膩,不宜過甜或過咸。
【出院指導】
1.鼓勵病人進行呼吸運動鍛煉,如縮唇呼吸、腹式呼吸、體位引流、拍背。
2.正確用藥,熟悉藥物的用法、劑量和注意事項等。
3.合理的家庭氧療。
4.制定合理的活動與休息計劃,如打太極、慢步。
5.增強體質,避免各種引起呼吸衰竭的誘因:
A鼓勵病人進行耐寒訓練,如用冷水洗臉;
B合理安排飲食,加強營養(yǎng);
C戒煙,避免吸入刺激性氣體;
D避免勞累,情緒波動;
E少去人擁擠的地方,盡量避免與呼吸道感染者接觸。
6.若有咳嗽加劇、痰液增多和變黃、氣急加重等變化,應盡早就醫(yī)。
十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健康教育內容
【出院指導】
1.鼓勵病人進行呼吸運動鍛煉,如縮唇呼吸、腹式呼吸、體位引流、拍背。
2.正確用藥,熟悉藥物的用法、劑量和注意事項等。
3.合理的家庭氧療。
4.制定合理的活動與休息計劃,如打太極、慢步。
5.增強體質,避免各種引起呼吸衰竭的誘因:
A鼓勵病人進行耐寒訓練,如用冷水洗臉;
B合理安排飲食,加強營養(yǎng);
C戒煙,避免吸入刺激性氣體;
D避免勞累,情緒波動;
E少去人擁擠的地方,盡量避免與呼吸道感染者接觸。
6.若有咳嗽加劇、痰液增多和變黃、氣急加重等變化,應盡早就醫(yī)。
十四、高血壓患者的健康宣教內容
【健康指導】
1.疾病相關知識的指導:告知患者高血壓的分級、危險因素、高血壓的危害;
2.飲食指導
(1)限制鈉鹽攝入,每天應低于6克;保證充足的鉀和鈣的攝入;
(2)營養(yǎng)均衡,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和豆類食物,補充適量蛋白質;
(3)限制總熱量,減少脂肪攝入量; 控制體重;戒煙限酒;
3.運動指導:指導病人根據自己的年齡、血壓的水平、個人愛好等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建議進行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騎車、游泳、跳舞等,每周3~5次,每次持續(xù)30~60分鐘,運動強度指標為運動時微微出汗,運動中能與人交談,最大心率達到(170-年齡)次/分,無其他任何不適,休息10分鐘后心率等能恢復正?;蚪咏?。
4.用藥指導 向病人講解控制血壓和終身治療的必要性;長期服藥,遵醫(yī)囑服藥,告知藥物名稱、劑量、用法、作用、不良反應;不擅自停藥或加量,不隨意更換藥物品種。
5.自我監(jiān)測 教會病人及家屬家庭監(jiān)測血壓的方法,血壓未達標者建議每天早晚各測量血壓1次,每次測量2-3次,連續(xù)7天,做好記錄,作為醫(yī)生診治的參考指標;血壓達標者每周測量血壓1次。
6.出院隨訪指導 血壓達標者,每3個月隨訪1次;血壓未達標者,每2-4周隨訪1次。出現血壓波動或有癥狀時隨時就診。
下一頁
相關文章